相关阅读
马派皮影传承人马飞
(相关资料图)
传统钾明矾制作技艺 庐江文旅 供图
国家工业遗产庐江矾矿 庐江文旅 供图
庐阳殷氏字画传承人殷汉高
庐阳殷氏字画 殷汉高 供图
宫廷描金纸 袁英柱 谢海鸣 陈磊 摄
宫廷描金纸制作技艺传承人范发生
从源远流长的皮影艺术,到千锤百炼的传统钾明矾制作技艺;从相映成趣的庐阳殷氏字画,到雍容典雅的宫式彩绘贴金,我市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着合肥大地绵延不息的千年文化传承。
马派皮影戏
中华民族的皮影戏历史悠久,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戏中“影人”是根据剧中角色和衬景的设计,用驴皮或牛皮、羊皮经刮制、描样、雕镂、着色、烫平、上油、订缀而成。人物脸谱和服饰造型生动形象,或纯朴粗犷,或细腻浪漫,或夸张幽默。再加上流畅的雕镂,艳丽的着色,达到了通体透剔、四肢灵活的艺术效果。皮影艺术就是中华先民以光和影为表现手段的一大创造,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提起皮影,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山西或陕西皮影。然而,在合肥,也有一支响当当的皮影队伍,那就是马派皮影。马派皮影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末,当时由皖北老艺人、马派皮影传承人马飞的爷爷马信昌承创,并以家族传承的方式继承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如今已年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安徽的灵璧县,全盛时期最多有24个皮影班子,马家也是一个皮影大户。上世纪50 年代,马飞的爷爷、大伯、二伯、爸爸和大哥都从事皮影,一家能拉起5个戏班。马飞,艺名三源,为马派皮影戏省级传承人。其6岁开始跟父亲学艺,11 岁起就与爷爷登台表演皮影戏,至今已从艺40余年。他从小热爱这门艺术,还学会了包括制皮、雕刻、表演、唱戏、演奏等全套手艺。他继承马家皮影的传统技艺和经典剧目,不仅能够自己制作各种皮影人物造像,而且还能担当几十个皮影经典剧目的操纵表演和演唱。
马派皮影的人物面部线条比较圆润,人物造型也更加灵活。唱腔上,也是通过黄淮两岸特有的“魔调”而展现。马派皮影通常由两个人表演完成,一人敲锣鼓镲,敲得有情节,唱腔也要唱出故事里的悲欢;一人后台表演,必须“两手操作百万兵”。在武斗戏中要四五个人同时激战,双手辗转腾挪。有时,马飞的一双手要操作八个皮影人的表演,一场戏下来,他常常汗流浃背,喘不上气儿。
2011年,马飞来合肥市表演后定居庐阳区,在展演、传承的同时,马飞在继承传统马派皮影戏风格的基础上,创作出一批符合新时代精神的新作品。马飞说,随着时代的变化,如今的马派皮影经历了创新和改良。“过去的皮影幕布是三尺宽,现在增大成了两米四的;随着幕布的增大,做的皮影也要大一号。”传统的皮影一场一般有一个小时,考虑到观众的接纳程度,现在的皮影戏大大多样化了。
今年18岁的马默轩是马派皮影第五代传承人,从小耳濡目染,小小年纪便跟着家里的长辈学习皮影戏技巧,已有丰富的皮影戏表演经验。2019年5月,马飞和马默轩跟随安徽省文化旅游厅赴瑞典演出,马派皮影戏获得外国观众的欢迎。去年,师徒二人还登上了央视《一鸣惊人》节目的舞台,将合肥的非遗文化推广深远。
对于马飞来说,马派皮影的传承并非马默轩一人,他还会经常走进图书馆、社区和小学,给孩子们免费教授制作马派皮影。近年来,马飞师徒也会参加一些文化艺术展览。马飞说,非遗文化的发展需要文化和市场结合。“我现在还能演得动,但再过二三十年就不好说了,希望这项非遗技艺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后继有人,传承久远。”
传统钾明矾制作技艺
省级非遗传统钾明矾制作技艺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与智慧的结晶。自唐朝中宗年间(705-709年)班大宏、班二宏发现明矾,庐江矾山即兴起采炼之举,千年明矾开发史就此开端。直到今天,炼矾规模不断扩大,炼矾工艺也不断发展成熟。钾明矾制作技艺经历代采石炼矾工人的不断完善,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所以能一直沿袭至今。千年炼矾窑火不断,钾明矾制作技艺也达到纯火真金的程度,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提起庐江矾山,安徽人会如数家珍:矾山,因矾得名,因矿成镇。自唐中宗年间采石煎矾,已逾1300多年。宋代,曾跻身于全国五大明矾产地之列;元代系全国矾矿业中唯一的高产区;明、清时期,矾产量、质量均居全国之首,庐江县为全国矾矿业独一无二的纳课大户。新中国成立后,庐江矾矿为全国18座重点化学矿山之一、安徽省大中型骨干企业。其特级钾明矾、特级铵明矾分别获国家化工部和安徽省“优质产品”称号;该矿研制开发的混凝土膨胀剂获国家科技二等奖,被建设部列为科技成果重点推荐项目。产品畅销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新西兰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庐江矾矿,被誉为“中华矾业砥柱,安徽化工之母。”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明矾逐渐被众多的新化工产品所替代。矾矿开采业逐渐衰退,最终在经济转型、工业布局调整中,于2001年5月全面停产。千年矾矿,退出历史舞台。时代蝶变,矾矿停产也蕴含机遇。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就开始重视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矾矿多处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工业遗产,诸如大照壁、东西平峒、八大窑、127竖井等,均具有“活化石”的意义。
2008年,“传统钾明矾制作技艺”入选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12月,庐江矾矿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
庐阳殷氏字画
省级非遗庐阳殷氏字画,又称庐阳殷氏花鸟字画。花鸟字,又称“鸟字头”“飞帛板书”“字谜语”“意匠文字”等,因笔画多用花鸟图案表示而得名。以字为载体,字的笔画用花、鸟、草、鱼、虫、山、水、螺线等图案替代,按基本字形组成,集绘画书法为一体,多彩绘制,深得人们的喜爱。
花鸟字由东周大篆发展演变而来,盛行于明清,流传至今。东周时期盛行铸造青铜器,古代工匠把鸟虫形作为笔画的一种装饰镶在青铜器上,这种特殊的美术字在汉代印章和青铜器上继续发展和应用,被划归为篆书类的“鸟虫书”,这就是花鸟字的前身。东汉蔡邕创“飞白书”等,也促进了鸟虫书向花鸟字的演变。后来,创作作品时文字笔画被花鸟鱼虫等图案所代替,竹木刷形扁笔也开始使用,“花鸟字”的名称便应运而生。武则天《升仙太子之碑》碑额,就是鸟虫书与飞白书合二为一的体现。
花鸟字发展至今,我们的祖先共同创造并世代相传,在数千年长期劳动实践中逐渐演变完善,不断吸收历代书画之精华,把鸟虫书创新成了独特的艺术书体——“现代花鸟字画”。
庐阳殷氏字画,起源于皖北地区,2022年被列入安徽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用笔、用纸、用料、着色等,引入了国画的山水写意和西洋画炫彩画法,巧妙地将花鸟虫鱼、龙凤虎豹、山水草木、亭台楼阁进行组合架构,乍看是一幅画,细品是一组字,相映成趣、浑然天成。有“书法家难起笔,画家难润色”之说,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殷汉高是庐阳殷氏字画的主要传承人,多次荣获各种省市级奖项。他写的花鸟字既包含传统风格,融合风土人情,又具有时代特色,适应现代审美。近年来,殷汉高致力于在实践中传承发扬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次参加省、市文博会和各类群众性文艺活动等。每逢年节期间,殷汉高还在合肥市多地摆摊作画,用姓名现场创作。因字里藏画,吉祥喜庆,深受市民喜爱。
宫廷描金纸制作技艺
纸,是记录人类历史的重要载体。古人在造纸术基础上研制了各种复杂而精致的纸笺加工技艺,使得纸张不仅更加华丽、耐用,还是一种极具收藏价值的工艺品。这其中,起源于五代南唐时期的粉蜡手绘描金纸被称为代表着中国手工制纸的最高水平。粉蜡手绘描金纸制作工艺之珍贵和丰富的色彩使其成为古代皇亲贵胄和书法大家最钟爱的纸张,具有千年历史,后其制作工艺数度失传,成为一谜。
直到20世纪末期,这种制作工艺才再度出现,而谈及它的出现,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花费自己大半生的时间对传统纸笺制作工艺进行复原与传承的范发生。
入选安徽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宫廷描金纸制作技艺,其传承人范发生在继承传统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的徽雕艺术,对安徽泾县出产的宣纸进行了再加工,制作出各种不同的加工纸。同时融合了徽雕木刻艺术的特点,结合我国古代木板印刷、木刻水印等优秀作品进行努力研究,已研制出许多优秀的作品。
40多年来,范发生在安徽宣纸的基础上,又加工出更多的加工纸艺术品,超300种,木刻水印超200种花色。
范发生制作的宫廷描金纸有其独特之处,纸张色泽饱满而又均匀,纸面紧密光滑,描金的图案,运笔流畅,线条干净而且有力,充分发挥了他中国画的功底,把中国传统纹式表现得淋漓尽致。
1979年,范发生参与了安徽十竹斋的筹建工作,致力于文房四宝及古十竹斋木刻水印信笺等历史资料的搜集和研究,学习加工纸制作的传统技艺,并负责十竹斋所有产品的出口外销业务。
十竹斋是明末由安徽休宁县胡正言所创办的,他的作品有《十竹斋书画谱》《十竹斋笺谱》,在社会上以及国际上影响非常大,他首用的饾版、拱花技术,把原本单色的木板印刷印成了彩色的图画,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彩色印刷。作品中有山水、人物、文佩、文玩、风光等各种形式的中国画图案,是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的美术作品。《十竹斋书画谱》图式中有中国画的松竹梅兰图案,给广大美术爱好者提供了学习中国画的基础,在制作这些加工纸的基础上,又结合了我国加工纸的精品,对宫廷描金纸的制作,把安徽产的宣纸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1981年,范发生参加了“安徽文房四宝展览”,并为赴香港展出作相关筹备,为参展作品进行拍摄、造册等系列工作。在此期间,范发生接触了大量的南唐、北宋、明清时期皇家御用纸及历代文房珍品,被那精致的纸笺制作技艺和丰富的图案色彩深深吸引,尤其是对清代乾隆御用纸,印象颇深。从那以后,范发生便开始了对传统精品加工纸种类、制作技艺、工艺特点的不懈探索和深度挖掘。
1986年,范发生和安徽十竹斋同仁一起,在北京成功举办“安徽十竹斋文房用品展销会”,集中展示各类加工纸及安徽文房四宝等文房用品。1990年赴日本东京举办“安徽十竹斋文房用品展示会”,所带文房四宝和加工纸产品被客户全部买断。
在安徽十竹斋工作的十多年间,范发生除了注重对加工纸的历史研究和不断提升制作技艺之外,还大胆创新,推出了砑光玉版笺、套色木刻水印等产品,并对某些复杂的传统工艺进行科学、合理改进。
1993年安徽十竹斋改制后,范发生独立创办了合肥亿泰文房用品厂,继续从事加工纸的研发和生产。在20多年的时间里,范发生不断累积经验,工艺也越来越精湛,产品也日益丰富,先后研制出宫绢笺、生绢笺、珠光笺、手工彩绘等加工纸传统产品十多种。与此同时,还恢复了明清描金纸和萝轩变古笺木刻水印及《十竹斋书画谱》《十竹斋笺谱》中各类图式的木刻水印信笺20多种。
2014年,范发生因年事已高,暂停了合肥亿泰文房用品厂相关业务,集中精力研究和发掘高端加工纸产品,拟耗平生所学,用于乾隆御用纸精品系列的研制,为继承中国加工纸生产传统技艺,弘扬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奉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
下一篇: 最后一页
相关阅读
2023-04-28
2023-04-28
2023-04-28
2023-04-28
2023-04-28
2023-04-28
2023-04-28
2023-04-28
2023-04-28
2023-04-28
2023-04-28
2023-04-27
2023-04-27
2023-04-27
2023-04-27
2023-04-27
2023-04-27
2023-04-27
2023-04-27
2023-04-27
2023-04-27
2023-04-27
2023-04-27
2023-04-27
2023-04-27
2023-04-27
2023-04-27
2023-04-27
2023-04-27
2021-12-02
2021-12-02
2021-12-02
2021-12-02